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进入洗牌期_北京市电力行业协会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进入洗牌期

时间:2018-09-06 | 栏目:行业新闻 | 点击:

      8月23~25日如期举行的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上,往年都会参加的特来电和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容一电动”)却没有出现。业内人士分析,特来电没有参会的原因是企业做大了,行业知名度足够高了就不来推介了;而容一电动未参加的原因,是企业已公告解散。一起一伏两个极端反映了充电桩行业经过前几年的“烧钱”,已进入行业洗牌期,技术和经营策略的不同使企业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充电桩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 “充电联盟”)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7月,全国充电设施保有量达1000个以上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化运营商共有16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特来电、国家电网公司、星星充电,共运营充电桩21.45万个,占联盟统计的公共类充电桩数量的78%。
 
      特锐德公布的2018年年中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充电桩企业特来电的表现成为亮点,在2016年亏损3亿元、2017年亏损2亿元的情况下,2018年上半年大幅减亏至3000万元。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特来电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经开始盈利,成都、重庆、武汉、大连等二线城市的收入效益也很好,按照跟踪的数据曲线和各项经营指标情况,今年下半年有望盈利。
 
      2014年5月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开发以来,众多相关企业涌入“跑道”。目前的充换电运营两大民营龙头企业特来电(当时是其母公司特锐德)和星星充电就在那一年加入。新兴市场的“蓝海”,让许多企业获得了发展机遇。
 
      上市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科士达”)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板块也表现出不俗的业绩。据科士达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凭,借着产品及技术优势,该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解决方案在公共交通领域、城投项目、充电运营商领域、车企、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及华南地区的多个行业获得重大突破。2018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该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4314.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93%。
 
      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上,科士达推出200千瓦的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可以搭载5个双枪充电终端,同时为10辆车进行充电。“这些充电终端的桩体占地面积小,非常便于安装。通过充电功率智能分配技术,这些终端可为电动汽车快速补电,大大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科士达新能源汽车产品营销中心总经理孟凡平表示。
 
      然而,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4年的热情投资和盲目扩张已使一些企业弹尽粮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不时传出企业倒闭破产或裁减业务的消息。除了资本实力不足的民营中小企业,也有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进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的企业分为三类,一是资本推动,二是长期经营探索相关领域和新能源共同成长的企业,三是在其他行业经营受阻被迫转行的。从2014年全国只有30多家做充电桩生产和运营,到去年已经发展到了600多家,预示着行业火热的发展态势,也代表着行业的不理性。”亨通集团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中说。
 
      7月31日,行业知名企业容一电动发布公司解散公告再次引起业界震动。8月22日,容一电动正式发布公司转让方案,宣布转让容一电动连接器业务。容一电动连接器业务已完整具备包括充电桩、充电枪、充电插座、充电机、高压连接器、散热器等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和相关资质,覆盖了电动汽车电能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该公司取得关于电动连接器的国家专利16项,已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认证并开始享有国家相关各种补贴政策。
 
    “未来7年,正是电动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绝佳时期,容一电动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但由于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过多资金却未能及时转化为效益,同时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整体融资能力,公司出现了系统财务风险。”容一电动在转让方案中提到。
 
      通过业务拓展或收缩以获新生
 
      记者从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上获得消息,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建成充电桩约66.2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约27.5万个,私人充电桩约38.7万个。为加快公交、出租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未来两年,充电桩建设速度还将继续加快。
 
      为拓展盈利渠道,充电设施运营商纷纷将业务重心向运营转移,通过优化运营以及租车、售车、广告等方式增加盈利点。作为充电设施领域的综合服务商,鼎充新能源也开始大力涉足电动物流车运营领域,并推出了“充电网+绿色运力”业务模式。“通过新能源智慧物流交通平台,我们可以打通线上、线下资源,管理车辆、司机、货源信息,为客户提供车、桩同行的销售、租赁、运营、维护和金融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实现运力整合、资源共享、降本增效。”鼎充新能源副董事长吕鸿表示。
 
      在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上,“鼎充”被冠以“亨通鼎充”的头衔亮相,显示着行业为解决资金困境和发展桎梏的选择和突破。据悉,鼎充新能源目前已成为中国500强亨通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亨通集团以50%比例控股。
 
      专门研发充电模块的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英飞源”)也在博览会上与湖杉资本和仪电思佰益融资租赁签订了合作协议。充电模块是电力电子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迭代速度快,需要投入巨额的研发资金,英飞源作为充电模块领域领军企业,在价格战盛行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寻求投资。去年8月,英飞源获得了方广资本、中兴创投、国联瑞华等多家资本的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英飞源之所以能不断获得投资与其专注于充电模块这一核心产品有关。许多企业面对市场的“蓝海”盲目扩展业务,导致产业链太长,核心竞争力差。目前,一些企业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普遍撒网”转为“重点捕鱼”,比如科士达已消减充运营业务专注于产品生产,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将主要业务转为充电运营。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当下基础设施不足和新能源车发展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没有考虑好就贸然进来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考虑不理性,会面临着不断洗牌的状况。我们没有涉足乘用车,就是因为还没有掌握好乘用车未来发展的方案,目前专心在公交、商旅、出租这样的商用车市场打造我们公司的品牌。2018年和2019年行业洗牌力度还会增加,经过2~3轮的淘汰,最终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有实力、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企业。”亨通集团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中说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