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21 | 栏目:热门话题 | 点击:次
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超预期快速增长。用电量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用电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在我国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等内部因素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下行。2018年,我国GDP增长6.6%,增速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增长6.4%,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5%、5.8%、7.6%,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0.5、0.1、0.3个百分点。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发展质量有所提升。一是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更加显著。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其中第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分别提高0.2和0.3个百分点。三是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11.7%,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高2.7和5.5个百分点。四是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0.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
电力弹性系数七年来再次大于1,反映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用电量超预期快速增长,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6.8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增速提高1.9个百分点,创近七年以来新高;电力弹性系数为1.29,为2012年以来再次超过1。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用电增速大幅提高,两者变化出现明显“背离”现象。
用电量快速增长反映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到8%以下,用电增速也随之出现大幅下降。2015年,在经济增速继续下降并低于7%的形势下,第二产业用电出现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到1%。2015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即”三去一降一补”,确保经济运行平稳。2016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PPI在经历54个月的负增长后实现正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连续16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6.4%-7.0%之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提高,反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二产业是拉动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反映了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
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高于70%,但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0%左右,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第二产业对用电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经济的影响。2018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7.2%,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0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明显提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去产能和技术进步使得部分高耗能行业用电出现大幅反弹。以黑色金属行业为例,随着过剩产能的快速出清、电炉钢比重的大幅提高以及环保设施投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增长9.8%,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用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9.7%,增速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三是能源加工转换用电量增速大幅提高。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6%,增速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用电量增长18.9%,增速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上述两个行业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用电高速增长,反映现代服务业加速形成
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用电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支撑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增长23.5%,增速提高8.9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7%,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3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增长15.7%,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高速增长表明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国部署的服务器数量达138万台,同比增长30.7%,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比上年增长60.4%,对信息行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68.2%。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增速高达203.1%。
电气化铁路、道路运输用电保持两位数增长,表明交通电气化水平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末,电气化铁路里程达8.66万公里,电气化率68.2%;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4万台,其中电力机车占比59.9%。2018年,电气化铁路用电量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交通运输行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4.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1万辆,新能汽车充电桩达30.0万个;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大幅增长61.7%,增速提高8.4个百分点。2018年道路运输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6.7%,对交通运输行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25.7%。
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高速增长,表明居民消费升级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6.7%,高于人均消费支出增速0.5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5.7%,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反映人民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乡村居民用电增速大幅提升。2018年,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分别为10.5%、10.2%,增速分别提高1.9、3.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8、0.7个百分点,比上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
家用电器普及率上升,居民生活电气化程度提高。2018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3.0辆,比上年增长11.0%;每百户空调拥有量达109.3台,增长13.7%;每百户抽油烟机56.4台,增长10.7%;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2.5亿辆。居民生活清洁取暖力度加大,2018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居民电采暖完成电能替代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1.4%。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带动农村生活用电增长。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顺利完成。脱贫攻坚解决了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改善了用电条件,普及了家用电器使用,均有利于用电量增长。
综合分析
用电量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长期看,两者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短期看,两者变化可能出现“背离”。综合来看,2018年经济增速下行但全社会用电量实现超预期快速增长,这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新动能快速发展、电能替代加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范围扩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据测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作用显著,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5个百分点;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9个百分点;电能替代影响有所增强,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个百分点;大气污染防治范围扩大,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5个百分点;气候气温拉动作用基本持平,采暖与降温电量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