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7 | 栏目:热门话题 | 点击:次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回升,中国经济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斯泽夫指出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也正在成长为品牌大国和专利大国。但应该看到,在国际市场上,与领先的企业相比,我们的品牌价值和一些核心技术研发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从国内市场来看,我们要从制造业向制造与服务业转变,未来服务业的规模和利润占比均有望达到30%。”斯泽夫说,在国际市场方面,我们希望与更多国际领先的企业合作,合作范围将向风电等其他领域拓展,同时面向全世界招聘人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让企业‘唱主角’,引导大型制造商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成为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品牌运作质量高的现代化企业。同时,为中小企业智能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拓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空间。”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学家张连起认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层次、强实力,同时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第一条就是发展壮大新动能。打破惯性思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核心还是要落脚在寻找新动能上,因为不管是商业模式创新、还是经济形态创新,最终都将体现在新旧动能的转化上。新动能可以来源于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也可以来源于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发展新产业是新动能,改造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生机也是新动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磊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能源装备领域科技创新大有作为
目前,我国能源相关技术创新能力及装备国产化水平已取得显著提升,并在煤电、核电、煤炭、油气、可再生能源及电网等领域,已形成从设计、研发、制造、建设、运维到检测认证,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已经或正在走向世界前沿,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企业,企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能源重大工程建设和“走出去”工作。
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基础研究薄弱,我国在氢能、燃料电池、碳排放等前沿技术上的投入、研究有限;我国原创性成果不足,新能源、页岩气等新兴技术仍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燃气轮机、高温材料及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尖端技术仍被国外垄断;创新环境有待完善,创新激励措施不足。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电力装备制造业未来要着力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研究;着力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智能装备,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以智能制造为手段的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着力在新能源、能源互联网、智慧城市、电动汽车、储能及氢能源等新兴领域,整合资源集中攻关。”邹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