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5 | 栏目:行业新闻 | 点击:次
在9月4日举办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以下简称“绿金院”)周年庆上,绿金院发布《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呼吁政府明晰从试点向全国的过渡机制,制定长期可持续的政策,引导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确保全国统一碳市场顺利推进。
碳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
按照规划,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将分阶段进行。其中,2014~2016年为区域试点阶段,2017年统一配额发放、统一交易平台,2018~2020年,推出碳衍生品,市场发展趋于成熟,到2021年后,推动碳交易平台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仍处于地区性试点的分散式交易阶段。就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7个碳交易试点而言,都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了碳市场的运行经验,成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根据北京环交所的统计,目前7个试点的配额总量约12亿吨,从年交易量来看,7个试点市场从2014~2016年整体有所上升,2017年上半年交易量与之前年度相比也有所增加,表明投资者对于碳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高,交易量逐步提升。
“在这些试点碳市场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绿金院气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实验室负责人崔莹在演讲中介绍,首先,
市场活跃度低,交易集中在履约期月份,由此反映出控排企业买入碳排放权主要是为了满足履约需求,而非交易需求,缺乏主动性。
第二,跨部门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试点市场的监管工作和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工作主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主管,各试点具体规章制度设计及监管由地方发展改革委负责,没有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的参与。“发展改革部门在配额分配、履约监督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管理优势,但对于市场机制的设计、价格管理和调控、未来期货等衍生品的引入等方面还缺乏经验,应该引入金融监管部门参与其中。”崔莹说。
第三,目前各试点的配额在履约期后均可结转到后续年度使用,但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启动提上日程,现有各地配额在全国市场中的有效性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敢贸然囤积配额,市场参与度下降。
第四,线上交易流动性不足,交易量远不及线下协议转让。
全国市场过渡机制亟待明晰
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相应的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推进中。崔莹认为,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过程中,试点市场向全国市场过渡机制有待明晰。一方面,各试点配额分配方法、取得方式、抵消机制等不尽相同,且碳交易互不连通,这就导致试点之间配额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不同,不能统一交易。如何处理目前各试点碳市场的剩余配额是全国统一碳市场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目前除第一批7个碳交易试点之外,四川、福建及其他地区的碳交易所也陆续建立,但从规模看,全国碳市场需要一个以配额和CCER为基础产品的全国交易中心,才能实现全国碳市场的真正统一。因此,在向全国碳市场过渡时,现有的交易所冗余,如何处理各交易所之间的关系和实现成功转型亟待解决。
“全国统一碳交易体系呼之欲出,统一市场意味着流动性更强,市场参与者更多,业务量随之增加,也将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不可忽视的风险。”崔莹建议,政府层面,应致力于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应制定长期可持续的政策,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方法、交易制度、管理制度等都不可朝令夕改。各类机构参与者层面,应发挥自身优势,设计各类碳资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包括远期、回购、质押、置换等,这样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引导企业发掘其利用碳资产参与市场交易的价值。企业层面,应积极参与碳市场,形成碳资产管理的理念,从成本和合规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既履行低碳减排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又能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